释放巨大潜力 提升开放水平
——六论学习贯彻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在辽宁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征程上,开放是必由之路。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必然选择。
省委十二届十四次全会提出,要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开放发展布局,统筹投资贸易通道平台建设,推进辽宁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发展,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这些,为我省做好“十四五”时期开放工作既设定了目标方向,也指明了路径方法。
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辽宁优势明显。我省地理位置独特,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国内面向东北亚国家唯一陆海双重门户,是“一带一路”建设重要节点;工业积淀厚重,门类齐全、体系完备,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钢铁冶金、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均有较强竞争力;交通网络密集,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辽满欧”“辽蒙欧”“辽海欧”等国际大通道承南启北、呼东应西;智力资源丰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众多,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庞大。这些,都为辽宁“走出去”“请进来”提供了强有力的要素支撑和保障,更意味着,辽宁的开放是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所在、重要一环,只要我们用好基础、鼓足底气、释放潜力,就一定能抓住历史机遇,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取得新突破。
高水平开放,需深层次改革。对标国际先进经验、对接国际通行规则,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我们当前紧迫的任务。要聚焦问题、找出“病灶”,向不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不利于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开刀”,全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一流营商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生态。自贸试验区是改革的“苗圃地”、开放的“桥头堡”,要围绕贸易投资、人员进出、运输往来、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等,探索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不断放大其溢出效应和辐射效应。
打造开放合作高地,项目是支撑、平台是关键。要强化目标导向,坚持专业招商、敲门招商、以商招商,推动签约项目早落地、落地项目早建设、建设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见效,以高质量项目、高质量企业为高质量发展蓄能增势。要办好大连达沃斯论坛、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沈阳制博会、大连数交会、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重要开放交流平台,使其成为展示形象的窗口、提升引力的载体、项目洽谈的桥梁、产业对接的纽带、启迪振兴的课堂。
风从海上来,舟向彼岸去。用“望远镜”观世界、拿“显微镜”看自己,把辽宁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深化合作,不断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融通供应链,我们才会在世界经济的大潮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本站 http://www.broadvi.com/ 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