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一间20多平方米的房间里,虽然只有3块55英寸的大屏幕,但因具备互联网基因,因此看似“简洁”却不简单。近日,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新建成的互联网法庭正式投入使用,并完成了“智慧庭审”首秀。
在互联网法庭里,记者看到,庄严的国徽下,端坐着三名法官、一名书记员,法官席配有麦克风、高拍仪,对面的屏幕分屏显示了原、被告双方及法官席的画面,庭审三方可以随时观看庭审现场情况。与传统法庭相比,互联网法庭在科技应用上更加丰富。庭审现场可同时接入本地及远端共12路画面,开庭时会分角色向法官、书记员、原告被告等发送相关庭审信息。案件参与人通过电脑或手机下载应用,并使用庭审码即可在指定时间参与庭审。开庭时,法官及其他案件参与人均可用手机或电脑进行发言、证据展示、实物展示、查看笔录、批注等,各角色都具备语音转写功能。开庭结束后,还会生成笔录,当事人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或直接确认笔录即可通过手机进行笔录的确认签字,实现全流程的网上办理。
此外,互联网法庭的音效更加清晰,超清4K显示使屏幕上呈现的人像与真人比例相同,大大增强了网络庭审的现场感。同时,当事人的身份核对工作可通过证件照对比、生物特征识别完成,旁听人员也突破了传统法庭的空间局限,可以在申请通过后进行在线旁听。
今年以来,大连市持续加快推进两级法院的智慧法院建设,互联网法庭的建成和使用将带动审判方式和思维重大转变。截至目前,全市两级法院已开启“诉讼服务不停止、立案登记不推诿、开庭审理不延迟、法律文书送达不中断”的线上线下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地方便当事人参与诉讼。下一步,还将继续深入探索应用模式,完善功能服务,拓展应用范围,推动机制创新。
李 丹 本报记者 吕 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本站 http://www.broadvi.com/ 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