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主人公:关向应,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和优秀指挥员。毛泽东赞颂他“忠心耿耿,为党为国”。朱德称他是“模范的共产党员,终身为革命奋斗,百折不屈,死而后已”。
关向应
1922年4月,20岁的关向应从日华兴业株式会社辞职,回到大连金州大关家屯的家中。
从“城里人”变回了“庄稼汉”,顿时在这个平静的山村引起了反响。有人挖苦——庄稼人命里注定了得种地。伪亮甲店镇事务会长为了笼络人才,给他下了聘书去事务所当书记。这是一个在当时的乡下人人羡慕的“肥差”。但关向应一口回绝了:“给日本人做事,我不干!”
此事传开后,乡亲们都暗地里竖起大拇指,说他是个“有种”的青年。
《泰东日报》是大连市的第一份中文报纸。
在家的关向应其实在心里有一个向往的地方——《泰东日报》社。早在读书时,关向应就接触到了这份报纸。1920年4月,关向应考入大连伏见台公学堂附设商业科读书。一踏进这座资本主义化的城市,他就饱尝了当亡国奴的耻辱。国家的腐败,民族的屈辱,在他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创伤。这时,五四运动的波澜已开始涌入殖民地的大连。
《泰东日报》总编辑傅立鱼,是有名望的爱国者,他聘用的编辑、记者和印刷工人都有着强烈的民族观念和爱国觉悟。《泰东日报》不断介绍关内学生运动的消息,也经常登载“十月革命”和苏俄社会情况的长篇文章。这份报纸深深地吸引了关向应,从此,他不再读旧书,开始贪婪地阅读传到大连来的各种书刊。
大连中华青年会成立后,青年会从关内聘请了不少经过五四运动洗礼的进步知识分子担任教员,他们办夜校,搞讲座,组织纪念活动,将民主和进步的思想传播给大连人民。关向应积极参加了他们举办的各种爱国活动,从中受到了深刻的启迪,使他认识到饱经忧患、多灾多难的国家,需要振奋民族精神,中国青年再也不能浑浑噩噩地甘心当亡国奴了。
1922年的夏天,关向应通过考试进入了这家报社,在营业部工作。在这里关向应如鱼得水,工作之余常到工厂帮助工人拣字、排版,并很快与一些进步青年融合在一起,交了几位好朋友。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议论报纸上有关国内形势的消息,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关向应常说:“从书本和报刊上能明白许多事情,懂得许多道理。咱们青年应当好好学习,未来的国家指望咱们这一代。”
这一群青年的好学精神,引起了报社文艺栏编辑刘恂躬的注意。刘恂躬是从北京招聘来的知识分子,他和妻子石三一都参加过五四运动。为了引导这些青年人上进,刘恂躬夫妇创办了大连中华三一学校,以教育十几名儿童为掩护,晚间开办工人夜校,组织报社的好学青年学习。他们表面上以《古文观止》为教材,实际上却是传播民主和爱国思想——讲中国受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的历史,讲关内的革命形势,讲苏俄十月革命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美好生活……也正是在这里,关向应接触到了马克思和列宁主义。
从此在他的心灵深处亮起了一盏灯,他更加关心国家大事,也更加仇恨日本殖民主义者。有一天,关向应同印刷工人吃午饭,一个日本工头在饭桌上公开污辱中国工人说“中国人脏”,不愿和中国人同桌用餐。关向应听后火冒三丈。他不能忍受这种羞辱,便逼迫日本工头收回脏话。日本人在大连早已习惯了,他怎肯告饶?当他挥拳要打人时,关向应一声呼喊:“不认错就打他!”于是一群青年工人蜂拥而上,终于使横行成性的工头赔礼道歉。自这件事发生后,《泰东日报》社的日本人再也不敢随意打骂工人了。一次小小的胜利,使工人认识到团结的力量,也启发关向应进一步认识到,对待不合理、不公平的事,“不能像过去那样总是一天到晚地哀叹,应该组织起来进行斗争。”
于是他利用在报社工作的有利条件,如饥似渴地阅读书报和研究社会问题。他忘记了一切,也忘记了回家。年轻的关向应,虽有一颗想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心,可是当他接触了新思想之后,他的微薄收入几乎全部用来买书了,家中很难得到他的接济。父亲怕他在外头胡混,就给他定了一门亲事,想以此拴住他的心。不料,却遭到关向应以逃婚的方式拒绝。
1923年末,共产党人李震瀛、陈为人以记者身份到大连工作。经石三一介绍关向应与他们相识。几度交谈,关向应就被李震瀛的渊博学识及精辟见解所打动,而李震瀛也感到关向应刻苦好学,积极上进,是一个很有培养前途的青年。通过李震瀛,关向应认识了共产党,找到了解救民族危难的道路和领导者。而李震瀛也为党发现一位优秀战士。他曾自豪地说过:“是同志不是同志,见面一说话就能知道。如关治祥(关向应的原名)一见面说话,就看得出他可以成为我们的同志。”
1924年4月,李震瀛再次来大连活动就介绍关向应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他是大连地区最早的一批团员之一。同年5月,李震瀛要带关向应去上海工作,关向应当即毅然答应,回家打了个招呼就离开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关向应故居。
临行前,他为故乡和亲友留下了“我不能看着日本人压迫中国百姓”“我成功了才能归来”的豪言,并为叔父留下“言秉丹青”的题字,表达了他献身革命事业的决心。
如今,在大连市金普新区向应街道关家村关向应故居旁边,有一棵百年国槐,这是关向应少年时和父亲一起种植的,现在每年来此瞻仰的人络绎不绝。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本站 http://www.broadvi.com/ 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