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强力引育科技人才 助力创新发展
重要动态 │ 2023-01-04 15:54来源: 沈阳发布 作者: 岳雨 编辑: 齐志扬2022年,沈阳市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实施积极的政策举措,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科技人才,积极为沈阳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全市目前拥有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42814人,两院院士24人,国家杰青、优青项目获得者152人。
着力培育青年科技人才,支持青年人才担大任。沈阳市设立实施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对40周岁以下拔尖科技人才给予每人最高50万元项目经费、10万元人才奖励。面向全市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等用人主体,全年支持培育219名青年科技人才和31个青年科技团队,储备了一批战略人才力量。依托专项实施产生一批创新成果。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胡小强博士团队通过实施“超大直径主轴承套圈材料研发与应用”项目,强力促进了超大直径主轴承的自主可控制造,为我国首套超大型盾构机用直径8米主轴承的成功研制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
着力引进高端外国专家,增强外籍人才智力支持。沈阳市实施高端外国专家资助计划,对引进的高端外国专家给予最高60万元年薪资助,全年支持引进21个外国专家(团队)。支持建设了国家级引智平台,引进了一批高端外国专家。沈阳药科大学依托国家级引智平台,从丹麦等国家引进10余名外籍教授,有力促进了药学学科发展。沈阳市为引进的高端外国专家开辟工作许可办理绿色通道,提供容缺制、承诺制等便利服务,并组织了“相约中秋”“共庆端午”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切实增强了外国专家对沈阳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大力引进带土移植团队,促进“三链”融合发展。沈阳市大力支持人才带土移植,对引进的在沈转化科技成果、创办科技企业的人才团队,给予启动阶段最高1000万元、发展阶段最高2000万元资助。面向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链,依托省、市带土移植政策,目前引进89个带土移植团队,实现了一体化引进项目、技术和团队,促进了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紧密融合。康平县引进以张永福为带头人的创新创业团队,创办了沈阳富莱碳纤维有限公司这一碳纤维产品制造企业,研发生产的改性石墨毡系列产品,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30%,已累计实现产值近2亿元,切实带动了康平县域经济发展。
支持科技成果本地转化,最大化实现人才价值。沈阳市设立实施成果转化补助相关人才专项,对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在沈转化成果的,给予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最高50万元补贴等支持,促进了产学研结合。通过专项实施,全年推动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等13家高校院所138名成果完成人转化科技成果46项,签订技术合同成交额1.21亿元。东北大学张斌教授的“多元化金融产品智能配置动态优化决策平台”这一研发成果在沈阳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成功的转化应用,切实满足了企业金融产品个性化需求。
赋权人才和用人主体,全面激发创新活力。是不是人才,用人主体说了算。沈阳市积极构建“企业认可、市场评价、政府支持”的人才认定新模式,目前共授权220家用人主体开展人才自主认定。同时,沈阳市深化科技人才项目经费管理改革,通过实施人才奖励经费包干制等措施,对科技人才赋予经费自主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切实扩大了人才科研自主权,进一步激发了人才创新活力。
“政府把人才认定自主权交到企业手上,是对企业的充分信任,为企业更好地留住人才、引进人才提供了更大便利。”拓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资源总监孙雪松说。
责编:闫尚
审核:徐晓敬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本站 http://www.broadvi.com/ 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