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roadvi.com/

关于煜星_辽宁省抚顺县“七彩柞蚕”圆了百姓致

辽宁省抚顺县“七彩柞蚕”圆了百姓致富梦

全省各地 2022-09-07 17:41来源: 北国网 作者: 吕静言 编辑: 盛楠

  “别看柞蚕个头不大,可都是宝贝疙瘩,这些年老百姓靠养蚕挣了不少钱,我们乡里也下了不少功夫。”峡河乡党委副书记关英顺提起柞蚕养殖项目总有说不完的话题。

  辽宁省抚顺县峡河乡是全国极少数拥有彩色柞蚕资源的地区之一,也是辽宁省柞蚕养殖的重要生产基地。近年来,峡河乡立足实际,走出“党建引领、政策搭台、文旅融合”的产业发展路子,七彩柞蚕“破茧成蝶”,圆了当地百姓的致富梦,并带动周边经济走上发展的“快速路”。

  党建引领,“特色产业”向“支柱产业”转变。抚顺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江勇介绍:“这些年,我们大力实施‘共产党员先锋工程’,以乡镇为单位推动‘一乡一品’项目,组工干部以党建联络员的身份联系一个基层党委,每个乡镇确定一个党建富民品牌,经过多年运作,确实看到了党建引领带来的实效。”峡河乡党委充分利用地域优势、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党员队伍优势,在全乡范围内发展“七彩柞蚕”特色产业,持续打造“纯生态、真有机”品牌,不仅具备1200余吨的柞蚕年产量,同时拥有小白蚕、水青、胶蓝、鲁洪、小杏黄等不同颜色的珍稀柞蚕品种。由党组织和党员领办组建合作社,目前,峡河乡境内共有600余户、1300余人熟练掌握养蚕技术,其中党员和业务骨干成为蚕农主流。充分利用抚南一带柞树资源,将县域内救兵镇、海浪乡、石文镇的柞蚕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以峡河乡为统一加工和销售中心向周边辐射。100余名柞蚕经纪人与哈尔滨、西丰、丹东、营口、盖州等地区建立畅通的贸易信息往来,每年仅柞蚕茧的贸易量就可达2000余吨。柞蚕产业已由一乡的特色产业逐渐转变为全县的区域性支柱产业,带动周边乡镇抱团发展。

  政策搭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70岁的退伍老兵史学金提起干了一辈子的柞蚕养殖,倍儿有精神头。他笑呵呵地说:“我养蚕三十年,要是不挣钱我能干吗?这都是党的富民政策好啊。”柞蚕属纯天然野放的有机产品,在放养过程中不能施洒任何农药,不能有任何污染,是当地生态环境建设的“试金石”。抚顺县积极推进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在全县范围内广泛推进“青山工程”“绿水工程”和“蓝天工程”。峡河乡党委政府借政策之风,采取全域封山禁牧和无偿为百姓提供树苗的方式,推进有利于柞蚕养殖的“青山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000万元,退耕还林5000多亩,封山育林10万株,为全乡柞蚕养殖奠定了坚实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让老百姓钱包鼓了,腰杆硬了,政策红利让普通老百姓尝到了养殖甜头。据统计,截止2021年底,抚顺县人均收入1.9万元,峡河乡柞蚕养殖户的收入远高于全县平均水平,人均为2.6万元左右。

  文旅融合,“看天吃饭”向“聚环成链”转变。为破解柞蚕养殖“看天吃饭”的壁垒,峡河乡主动研究产业转型升级,逐步迈入由传统低附加值的柞蚕养殖向现代文旅并进的多元化发展轨道。按照“集生产、研发、加工、贸易、科普和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柞蚕产业区”的产业设想,峡河乡持续建设“七彩柞蚕观光园”,放养各种颜色的柞蚕,以满足不同游客自拍打卡和参与蚕茧采摘的个性化需求。研究撰写柞蚕故事、拍摄柞蚕养殖动漫、创作柞蚕手工作品、开发柞蚕生态特色食品,使游客在衣食住行全方位体验柞蚕产品带来的享受。走进峡河乡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柞蚕文化气息,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路,临街的建筑、绿化、广告宣传牌等全部与柞蚕及其产品关联。越来越多的游人因“七彩柞蚕”被引流到峡河乡,柞蚕产业“聚环成链”的全方位发展,真正实现了让游客“来了有看头,坐下有吃头,走时有拿头,回去有想头”的效果。

校对:李莹

责编:徐晓敬

北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本站 http://www.broadvi.com/ 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