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roadvi.com/

煜星招商待遇怎么样?_T13后盾:半年时间刊发近

  他是一位十分谦逊的老前辈。89岁的肖瑛,离休前是辽宁日报社原摄影美术部副主任。联系采访时,肖瑛说其实自己没什么值得被采访的,所做的那些都很平常。但记者在看到这位新闻老前辈的速写剪报本后,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的速写,用笔生动豪放,寥寥几笔便突出主题。他在报社工作期间,坚持深入一线,笔耕不辍,发表了大量作品。他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老前辈。 (图为记者采访肖瑛)

  宣传报道

  开始时间

  1950年11月1日

  报道内容

  《东北日报》发表社论《新形势下的新任务》

  提示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辽宁地区各级党报深入进行抗美援朝的宣传教育,充分发挥舆论工具的作用。1950年10月25日后,《东北日报》(《辽宁日报》前身)每日大幅增加有关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的信息,刊发了大量时事报道、长篇通讯、评论等,将抗美援朝的宣传不断推向高潮。

  开辟“朝鲜通讯”专栏

  《东北日报》是中共中央在东北解放区创办的第一份地区党报和机关报,是《辽宁日报》的前身。1950年10月25日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东北日报》关于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的信息大幅增加,刊发了大量长篇通讯、消息、评论等。

  1950年11月1日,《东北日报》发表社论《新形势下的新任务》,明确阐述了报纸以抗美援朝宣传为主的意义。自此,《东北日报》和全国各级兄弟党报一起,将抗美援朝的宣传不断推向高潮。

  记者仔细查阅1950年11月14日至1950年12月14日出版的《东北日报》,在31天的时间内,总共124个版面里,直接与抗美援朝有关的报道就达376篇。

  1950年12月,《东北日报》开辟了“朝鲜通讯”专栏,此后,连续刊发了随军记者顾雷、吴少琦、常工、方青、刘爱芝、王坪等人采写的数十篇战地通讯。时为《东北日报》记者的吴少琦,于1950年冬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他在抗美援朝前线采访了第一、二、三次战役,他与记者顾雷合作完成了多篇通讯报道,与《东北画报》记者孙田原采写了报告文学连载作品《阿妈妮的故事》等。

  《在云山战场上》是他们发回的第一篇战地通讯,这篇通讯生动地报道了志愿军在云山战役中包围和歼灭侵略军的英雄事迹:“云山战斗结束后的第二天晚上,我们乘着汽车、冒着雨赶到了战场上。这里仍燃烧着熊熊大火:山头在燃烧、汽车在燃烧、村镇在燃烧——美国侵略军用火毁灭了战场周围的一切!”

  战地记者传回的报道,给《东北日报》抗美援朝的新闻报道增添了鲜活的内容。据统计,自1950年12月至1951年5月,在半年的时间里,《东北日报》刊登了近40篇战地通讯。这些通讯强烈的现场感和感染力,带给人们对战争胜利的极大信心。

  1951年7月25日,正值朝鲜板门店谈判进入紧张激烈阶段,时任东北日报社副总编辑的张沛,收到上级的委任状,任命他为中外记者团团长,率队到朝鲜开城采访一个月。中国记者和外国记者一起组成记者团采访,这在朝鲜战争中是第一次,记者团成员中有很多著名记者。

  在开城采访期间,张沛以“本报特派开城记者”的名义,采写了《为和平而斗争》等多篇“开城通讯”,对及时揭露侵略军的真实面目、澄清事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东北日报》最后一批派赴朝鲜的两名记者吴天明、霍庆双是专程去采访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的。他们在报道中写道:“朝鲜停战谈判,由于中朝方面的坚定努力,终于达成了协议,1953年7月27日,朝鲜时间上午10时,双方在板门店停战协议上签了字。”

  肖瑛回忆战地创作过程

  今年89岁的肖瑛,离休前任辽宁日报社原摄影美术部副主任。70年前他勇敢地走上了抗美援朝战场。

  9月25日,在肖瑛的家里,这位老前辈翻出了珍藏近70年在《抗美援朝英雄模范集》和《战士画报》上发表的作品,向记者讲述了当时创作的过程。

  1947年,肖瑛初中毕业后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中,他一直在部队文工团做战地美术宣传工作。1950年10月19日,肖瑛随自己所在的38军政治部文工团美术创作组,从辑安(今属吉林省)过江。此后在朝鲜直到停战前,为了收集创作素材,他一直不断地来往于军部与前线部队之间,采访战士们的英雄事迹,并画下了数十幅反映志愿军战斗过程的英雄事迹组画和战地速写。

  发表于中南军区兼第四野战军政治部出版的《战士画报》上的组画《不朽的勇士》,勾勒了汉江南岸守备战的战斗历程。这是肖瑛的战地速写,记录了志愿军战士与敌人交锋的过程,画面真实而感人,令人难以忘怀。

  “这组由7幅速写构成的组画,是第四次战役结束后我所在的志愿军38军北上整训时在朝鲜肃川郡创作的。”肖瑛清楚地记得,创作这组作品用了一个月的时间,1952年2月6日画完,发表于1952年8月6日。“作品发表之后,我在朝鲜收到了这期《战士画报》,当时特别高兴。”肖瑛说。

  此外,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政治部编印了《抗美援朝英雄模范集》,肖瑛的十余幅插画生动地展现了志愿军的英勇无畏,《抗美援朝英雄模范集》印发到全军,鼓舞了全军指战员的士气。

  《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后,肖瑛随部队回到国内。

  战火下《辽东大众》从未停发

  2020年10月15日

  7月6日,江城丹东笼罩在蒙蒙细雨之中。在离鸭绿江边不远的一个居民小区一楼庭院内,葡萄架上垂下一串串绿色的葡萄,旁边的软枣子树上结满了果子,翠绿的竹子高耸挺拔……潮湿的空气衬着绿意,沁人心脾。小院里这些植物都是92岁的战科种的。

  离休于丹东日报社的战科,原名刘文明,1946年他在《安东日报》新闻干部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安东日报社工作,在报社工作期间他给自己起了战科这个笔名,一直沿用至今。

  《安东日报》《辽东日报》《辽东大众》《安东市报》《丹东日报》,说起报社的沿革,年过九旬的战科如数家珍,他对抗美援朝期间战火下的《辽东大众》记忆尤其深刻。他说:“每天,报社的全体人员在敌机不断袭扰下,冒着生命危险编发稿件,如抗美援朝的捷报、志愿军将士英勇战斗的事迹、辽东各地各行业群众抗议美军暴行的消息……一条条重要的新闻就是从鸭绿江畔北端的辽东大众报社传向辽东各地,激发了人们的斗志和爱国热情。”

  《辽东大众》是中共辽东省委机关报,报社位于安东(今丹东)市区鸭绿江畔的北端,地处大后方的最前线,经受了战争的考验。

  敌机不断轰炸安东后,辽东大众报社的正常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干扰。为了完成“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出报”的任务,报社里采、编、印、发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坚守工作岗位,坚持出版,及时向民众传递抗美援朝消息。这份坚守,也成为抗美援朝战争坚实的后盾。

  1950年秋冬之际,辽东大众报社采取了临战的紧急措施,办公地点由市内搬迁到近郊的东坎子珍珠山下。为了保证采访和编辑工作正常进行,除了安东市内,编辑记者还分赴辽阳、庄河、临江等地,坚持正常采访工作。印刷厂分成三部分转移,这样就可以做到:即使一个印刷点被敌机轰炸或被破坏,还有其他地点可以继续出报。

  战科当时是特派临江的记者。“为了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大家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当时敌机经常来轰炸,记者们就在临时编辑部外挖了一些掩体和防空洞,每当遇到紧急情况,大家就迅速把稿件装进背包里,跑到防空洞中隐蔽。”当时这些记者被人们称为“背包记者”。

  由于敌机轰炸,安东市经常停水停电。在战争的危险环境中,疏散到九连城的印刷工人,用蜡烛、汽灯照明,曾经经历了半个多月的停电,但报纸一天也没耽误印刷出版。

  《辽东大众》刊发的一篇篇报道,在辽东各地激起了强烈反响,各地群众对敌军的侵略暴行满腔义愤,用抓紧生产来进行声援。战科清楚地记得,当时他采写的一篇报道临江民众抓紧生产支援前线的消息,《辽东大众》头版头条刊发。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无论敌机如何轰炸,空袭下的《辽东大众》从未停发过一期。

  词条

  战时体制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阶段

  《东北日报》实行“战时体制”

  编辑部疏散方式

  40余人疏散至黑龙江等后方,

  留下60余人坚持工作,

  除校对、资料、社会服务部门外,

  余下的人组成两大组,即时事宣传组和地方新闻组。

  《辽东大众》实行“战时体制”

  编辑部分3处疏散

  老弱病小撤到宽甸县,年轻力壮的编辑记者分赴辽阳、庄河、临江坚持采访,留在市内出报的迁到郊区东坎子珍珠山下办公。

  《抚顺日报》实行“战时体制”

  迁往距市区15公里的新屯公园二路408号办公。

  1951年1月,朝鲜战局逆转,报社召回疏散人员,逐步恢复正常体制。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本站 http://www.broadvi.com/ 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