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roadvi.com/

煜星注册网址_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东港市稳

  本报记者 黄宝锋 蔡晓华

  初秋时节,走进丹东东港市小甸子镇产业园区的草莓育苗棚,满眼翠绿,几位农民正在低头修剪。“去年,我们规划5亩地用于高原苗种植实验,净收入达到30万元。今年我们繁育的高原苗可满足五六百亩地生产需求,预计全镇推广使用面积可达2000亩。”小甸子镇副镇长梁成兴奋地说。

  充分运用政策扶持资金、发挥产业园区最大效益,小甸子镇在小甸子村规划建设了占地500亩的村集体经济集中发展设施园区,建设35栋日光温室大棚,开辟“试验田”,建设东港市第一个村级集体经济产业示范园区,构建起“资产所有权归村集体、经营管理权归合作社、收益分配权归镇政府”的园区格局。园区投产当年,全镇10个“空壳村”实现了整体摘帽。

  小甸子镇是东港市壮大村集体经济,促民增收的一个微缩版本。

  “近年来,我们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农村综合性改革为抓手,注重示范带动、项目牵动、党群联动,农村发展活力和动力持续增强,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东港市委书记姜乃东说。

  自纳入到辽宁省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工作范围,在省财政大力支持下,东港市在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工作中率先迈出步伐,乡村治理、村级集体经济、农民增收、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亮点频现。

  党建引领

  健全乡村治理机制

  “原有的村规民约没有对村容村貌、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内容进行约定,在管理上存在漏洞、无章可循,所以进行修改、完善十分必要。”山城村党总支书记董福春一语道出了改革的目的——重新修订村规民约,将垃圾分类、秸秆禁烧等纳入其中,并与福利发放挂钩,对所有党员、干部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每个人既是执行者也是监督者,保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精细管理,保证执行落实到位。

  乡村振兴是乡村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变迁过程,也是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全面推进过程。

  为提高乡风文明水平,东港市组织对全市村规民约进行修订,弘扬向上向善、孝老爱幼、勤俭持家等优良传统,倡导健康文明绿色生活方式,继续提高村民整体素质,形成公序良俗。

  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在实施农综改过程中,东港市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有效方式,打造党建引领治理新平台,把党的领导放在健全乡村现代化善治体系首位,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

  为了调动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今年起,东港市本级财政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提高村干部收入。本次提标后,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年人均收入将达3.7万元,其他村干部收入也得到相应提升。同时,还实行了“转移支付 目标考评 绩效奖励”结构工资制度,健全了以县级财政投入为主体、乡镇级财政投入和村集体经济收益提取绩效奖励为补充的经费来源渠道,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工作人员干事创业积极性,夯实党在农村执政基础。

  村集体带动

  农民增收致富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

  充分挖掘当地资源和产业优势,去年,长山镇卧龙村流转土地70亩,投入资金240万元,建起10栋大棚,又利用村部后方2亩闲置土地,投资200万元,新建恒温库一座,助推全村草莓产业发展。

  在村集体经济项目示范引领下,今年卧龙村23户群众集资1200余万元,流转土地300余亩,新建40栋大棚,建设草莓、蓝莓种植园区,目前,已经全部竣工投入使用。村里还成立了草莓生产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成立党支部,以党建引领园区建设、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卧龙村党总支书记李英革介绍,园区投入运营后,预计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000余元。

  去年以来,东港市以产权制度改革资产量化为契机,对全市206个行政村建立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组建了理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全面进行了赋码,取得了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地位。新型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后,进一步加快了村集体经济项目落地。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东港市综改办负责人孙承颜说。让农民富起来,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工作的最终落脚点。这两年,在农民持续增收机制建设方面,东港市持续发力,每年投入近200万元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项目。今年,东港市又投入232万元在5个试点村开展“庭院经济”项目建设,以致富为首要目标,以高附加值产业为主导,引导农民积极参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同时,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推广农产品认证、土地流转、务工信息等服务,增加农民收入。截至8月底,已办理完成农业设施产权证414个,已办理抵押登记的产权证77本,融资金额达1450万元。

  村和景融

  建设美丽乡村

  行走在合隆满族乡合隆村,扑面而来的是富有满族文化特色的建筑、园林景观等,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满族文化风情。

  合隆村10组是满族村民集聚区,去年各级政府投入数百万元在这里打造满族文化风情建筑和景观,为合隆村发展农家乐的农户建设了男女分设、带洗手池的无害化水冲厕所,建设了A级标准的公共厕所。村里还在村规民约中要求所有农户在新建、扩建、改建房屋时必须规划建设室内水冲式无害化厕所,实现“厕所入户”。目前全村共有300多户民房和楼房户建设了室内水冲式厕所,大部分配备安装了太阳能洗浴设备,广大农民享受到了城市化的舒适生活。

  整体环境好了,设施完备了,村民的自觉意识提高了,村里又相继施行农户“门前三包责任制”、“一员三长”垃圾分类日常管理机制。一个房屋街道杂乱陈旧的落后村通过整治,转变为民居特色突出、民族文化浓郁、人居环境优美的民族村寨。曾经的“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成为历史,乡村面貌干净整洁、焕然一新。

  改革不仅要让农民富起来,还要让乡村美起来、靓起来。

  在做好垃圾分类处置、整治农村环境卫生的同时,东港市投入相应资金加强景观建设,为乡村增绿增美。2019年,在生态文明发展建设方面,东港市安排550万元资金,支持4个试点村开展“一村五景”建设。

  短短一年,富有特色的文化公园、广场、凉亭等一个个小景观,成为美丽乡村的精彩点缀。今年,东港市又投入865万元,在乡村继续开展景观建设,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长效机制试点等项目建设,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夯实改革举措,探索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的目标。随着乡村振兴和农村综合性改革的不断推进,东港市定能成为乡村振兴和农村综合性改革的优秀样本。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本站 http://www.broadvi.com/ 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