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华庚
盛夏时节,锦州市义县城关街道后杨村的大棚里,村民熟练地摘菜、捡菜,忙得不亦乐乎。
47岁的高志敏飞快地采摘黑皮鸡枞菇,不远处的工友们有的在挑拣,有的在上秤,有的在装车入库。这些黑皮鸡枞菇已经被客户通过电商平台订购,将发往全国各地。“在家门口打工,一个月能挣3000多元,挺好。”高志敏笑着说。
3年前,高家屯村的高志敏还是贫困户。儿子因病生活不能自理,治疗费用很高。靠种玉米,全家年收入不到3000元,日子过得很艰苦。
2017年,高志敏来到城关街道的锦州荟江源有限公司食用菌生产基地打工,日子慢慢好了起来。靠着踏实肯干,他逐渐掌握了食用菌栽培技术,成为基地的骨干。
“现在日子可比过去好多了,在家门口上班,还能顺便种地,我家种的青菜直接在网上销售。”高志敏告诉记者,他还有创业打算,“别看我岁数挺大,但我是种地好手,明年打算承包一个大棚,当一名职业农民。”
午后阳光强烈,后杨村的蔬菜种植基地内,正在打理蔬菜大棚的刘文斌脸上流着汗,心里喜滋滋的。辣椒、茄子、丝瓜、豆角等当季蔬菜长得正旺。大棚门口,妻子陈玉梅一边拿着手机查看网上的订单,一边打包蔬菜准备装车。
刘文斌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汉,从前起早贪黑种植玉米,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几个钱,属于义县的贫困边缘户。
2017年,利用城关街道给种植户发放贷款的契机,刘文斌建起了温室大棚。这些年从西葫芦、辣椒到茄子、丝瓜、豆角,老刘靠着勤劳踏实的劲头种啥啥挣钱,踏上了脱贫致富之路。“一个温室大棚一年净收入7万多元,我靠两个大棚在城里买了房!”说起种地,刘文斌的话明显多了起来。
“今年我家种植的蔬菜加入了城关街道创立的‘城关菜小篮’品牌,统一在网上进行销售。通过微信接单,蔬菜可以直接送到市民的餐桌上。”疫情期间,刘文斌种植的蔬菜不仅没有滞销,通过网上销售,反而比往年卖得红火。
城关街道一直有蔬菜种植传统。街道共有4.3万亩土地,其中棚菜和裸地菜占地1.2万亩,种植品种主要有西葫芦、茄子、辣椒、柿子等十几个品种,年产量1.5亿公斤左右,产值达2.5亿元,蔬菜销往全国各地100余座城市。近年来,借助脱贫攻坚和“三变”改革的契机,城关街道大力推动农民发展设施农业,并通过自主创立的“城关菜小篮”品牌,打破传统销售模式,与“利示”电商平台携手构建“线上 线下 物流”新零售模式,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
做大蔬菜种植产业,带动百姓脱贫奔小康,需要有新的力量注入。这几年,城关街道探索出“公司 合作社 电商 农户”模式,带动300多名棚菜大户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蔬菜。“我们在电商平台销售蔬菜最大的特点是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和残疾人这样的人群实行优惠待遇,少花钱就等于实现间接增收,在脱贫攻坚中探索了一条新路子。”后杨村驻村“第一书记”陶中志告诉记者。
高效特色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农民群众增收致富,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不返贫的基础产业。与城关街道一样,如今的义县各乡镇均在种植业上进行结构大调整,积极削减玉米种植面积,大力发展高效农业,通过出台和完善扶持政策,引导农户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一村一品”方向发展。目前,义县高效田面积已达到29.8万亩,果树种植面积达到27.3万亩,全县规模养殖小区达到136个。
2019年年底,曾经有151个贫困村4669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深度贫困县——义县,兑现了如期摘帽的庄严承诺。
走·想
从贫穷落后的乡镇,到如今远近闻名的蔬菜生产基地,几年时间,城关街道蔬菜产值达到了2.5亿元,蔬菜销往全国各地100余座城市。
“农民已经充分认识到通信、物流条件对传统农业的影响,正在向‘为卖而生产’进行思想转变。”谈起近年来村子的发展,驻村“第一书记”陶中志感慨很深。
从一个村容村貌脏乱差、集体经济一穷二白的后进村,到美丽乡村的逆袭,与百姓的思想观念转变有很大关系。通过发展设施农业、土地流转、农民变股东、电商平台等方式,后杨村的百姓实现了脱贫奔小康,百姓精神头足了,农村自然变美了。
思想的改变,也源自于义县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近年来,义县共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83个,实现了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全县35万亩集体和农户土地折价入股经营主体,全县2.8万户农民成为了股东,特色农业和“三变”改革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本站 http://www.broadvi.com/ 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