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安东铁路电话所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作出的贡献,不得不提到当时该所电话班长王静彬,她被授予“在敌机轰炸下坚持工作岗位模范”,创新制定“六三制”工作方法,创造了万次接通电话无差错的最高纪录。为了讲述这段历史,记者辗转找到了从铁路部门退休的苏增昌。他对抗美援朝战争史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今年7月,在王静彬曾经工作过的铁路电务段通信车间会议室,苏增昌娓娓道来。 (图为记者采访苏增昌)
话务班
人员数量
安东市电报电话局
话务班
共19名话务员
年龄结构
最大的23岁
最小的16岁
提示
站在丹东市振兴区七经街和六纬路的十字路口,向西南角望去,一幢具有历史感的红色砖楼默然矗立。这里就是安东市电报电话局的旧址。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有线电话通信系统首先面临战火的考验,敌机不断轰炸扫射,电话线路多次遭到严重破坏,安东市电报电话局职工冒着生命危险坚守机台、抢修线路,保证了重要电讯的畅通。这条通信线路,是抗美援朝战争前线与后方联络的生命线。当时,人们把它称为炸不断的“中枢神经”。
难忘1950年11月8日的战斗
话务台前,安东市电报电话局话务班的姐妹们沉着冷静地以最快速度接转每一个长途电话……这一幕,被一张历史照片定格。
7月6日,在中国联通丹东分公司档案室的展陈柜中,记者看到了这张黑白照片。照片上话务员们的工作地点就位于安东市电报电话局旧址三楼的一间办公室。
7月,两位同是85岁、当年都在安东市电报电话局工作的老人,向记者讲述了他们亲历敌机轰炸保护通信线路惊心动魄的经历。
林科,抗美援朝战争时安东市电报电话局机房的设备维护人员,无论环境如何危险,他始终留守在电报电话大楼里;鲁爱平,安东市电报电话局机要台的机要话务员,她参与了整个战争期间军事情报电话的接转。
1950年11月8日,敌机丧心病狂的轰炸,让两位老人至今难以忘怀。
“那一天,敌机在头上怪叫,爆炸声连成一片,电报电话大楼的玻璃大部分被震碎了,工作台随着炸弹声不停地晃动。我的两只耳朵也被震得嗡嗡直响,但我们没有停下来,电话的接转丝毫不能耽搁。”回忆起当天的情景,鲁爱平声调仍然十分紧张。
从1950年6月22日到安东市电报电话局上班起,林科一面跟师傅学徒,一面维护机房内的自动电话机械。他说:“维修机房内的自动机械设备,就像修表一样,有100多个零件,上百根线,遇到问题要随时进行焊接调整。敌机轰炸频繁时,爆炸声十几分钟就响一次,尤其是晚上,机房20个人三班倒。三楼话务班小姑娘面对这么危险的情况始终坚守着岗位。”
据林科介绍,除了话务班、维修班,线路班在抗美援朝期间对确保线路通畅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11月8日,当敌机在鸭绿江大桥附近狂轰滥炸时,通信线路被炸断。杆线线路班接到紧急任务:他们务必在13时前,从镇江山(今锦江山)到鸭绿江桥头架起一条通信线路。线务员张智生在另外一名人员的配合下,不顾敌机轰炸,在滚滚黑烟里架线。当他伏在电线杆上挂最后一段铁线时,敌机在他的头顶上轮番轰炸。突然,一颗重型炸弹落在离张智生100米左右的地方爆炸,弹片从他身边擦过,硝烟熏得他头晕目眩,与此同时,又一颗炸弹在离他40米左右的地方爆炸,烟尘和巨大的波浪向他袭来,他差点从电线杆上摔下来。他紧紧地抱住电线杆,终于拧完了最后一个接线头,完成了架线任务。
三次搬家确保通信安全畅通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安东市电报电话局和广播电台都是敌机主要轰炸的目标。
“那时,一到晚上,敌人就在电报电话局和广播电台周围打信号弹,给敌机提示轰炸目标。”林科回忆说,为了确保通信畅通和通信设备的安全,安东市电报电话局进行了3次大搬家。由于机房的设备没法儿搬走,只能留人看守,林科和几位机房维护人员以及电力室的工作人员留了下来,保障电话正常运转。“朝鲜那边的枪炮声,我们听得清清楚楚,也知道侵略军打到江边了,但我们向领导保证:机在人在,即使机毁人亡也不后退,一定要保证电话线路的畅通。”林科说。
1950年11月8日,敌机大轰炸后,安东市电报电话局进行了第一次搬家,从七经街旧址搬到八道与九道之间的水洞里。
“水洞里又潮又冷,为了防潮御寒,我们先用木板横铺在水面上,然后再用木板搭成房间,外线架好,通信设备都安装完毕后,机要台就搬到了那里,4位机要话务员一直坚守工作岗位。”鲁爱平说,那时她们每天能接转数百通电话。
在水洞里工作到1951年春夏之交,这时雨水增多,河水上涨,此处已经无法保证通信设备的安全运行,机要台又从水洞搬到八道沟附近的平房内。第三次搬家是在1951年的冬天,年初施工的八道沟防空洞工程基本完工,通信设备全部搬入。
机器来回倒的办法保证通信不间断
通信设备的3次大搬家,都是在敌机不断轰炸、扫射而通信不间断的情况下进行的。
机务站(载波室)是通信的枢纽。“在这3次搬家过程中,由于机器不够用,还要保证通信不间断,工作人员采用机器来回倒的办法,即开通这部载波机,再挪另一部载波机,这样几经循环,尽管工作量增加了几倍,但确保了搬迁与通信两不误。”林科说,在架设电缆引入线时,白天因敌机轰炸不能架,只能在晚上进行,又因电力线被敌机炸断而没有电灯,大家就一只手拿着蜡烛,一只手干。
这3次搬家,安东市电报电话局的工人和干部所干的工作量比新建一个电报电话局的工作量还要大。敌机轰炸如同家常便饭,电话线路常常是炸了修,修了又被炸,炸了再修。
今年7月6日,冒着细雨,记者辗转找到了位于丹东市元宝区一座小山下的防空洞,当年,机要话务员们就在这里坚守。
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鲁爱平和林科都坚守在一线。1958年鲁爱平调到北京工作。“机要台的4位同事中,现在只有我和刘玉凤还健在,我俩经常回忆70年前的那些事。去年我回丹东,还特意去看了我当年工作的地方。”鲁爱平说。
电话班长王静彬创“六三制”工作法
2020年10月15日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还有一条电话线路同样是前线与后方联络的命脉,连接这条生命线的就是安东铁路电话所。
在战争条件下,通信任务繁重,尤其军事物资运输的通知丝毫不能耽搁,这对电话所是个严峻的考验。铁路电话所的电话班长王静彬带领全班人员改进通信业务,逐步研究创造出“六三制”等工作方法,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铁道部号召全国铁路系统学习她们的工作方法,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抗美援朝工作。
今年7月7日,在丹东火车站附近的大连铁路电务段丹东通信车间小会议室内,77岁的苏增昌老人讲述了8年前他去探访王静彬的经过。
十多年前,苏增昌从丹东铁路电务段退休后一直搜集有关抗美援朝的历史资料。2012年4月,他专程赶赴北京探访了王静彬,“家乡人来看望她,已经79岁的王静彬十分高兴,详细讲述了她的经历。”
1933年5月,王静彬出生于安东市官电街。1947年4月,她在安东第四被服厂当工人,给解放军做被服。1949年2月,到安东铁路电话所任电话员,后任电话班长。她说,当时电话所共有23名女电话员,都是20岁左右的青年人,其中有4名党员,10名团员。
安东铁路电话所有3个市话台2个长途台,由于整日整夜不间断地忙碌,难免出现差错。怎样才能适应战时需要,最大限度、最快捷地保证铁路运输通信的安全,这一直是王静彬认真思考的问题。
她认识到抗美援朝的通信保障工作单单靠勇敢、靠工作热情和干劲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把勇敢的精神和科学的工作方法、严密的工作制度结合起来。
于是,王静彬运用平时工作积累的经验,提出一套科学的工作制度“六三制”:三快、三好、三勤、三不、三正确、三活。由此,王静彬本人创造了万次接通电话无差错的最高纪录,提高了电话所的工作效率,还为战争时的铁路运输带来了巨大效益,为战争胜利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抗美援朝期间,离鸭绿江桥仅三百米左右的铁路电话所,常常面临着敌机轰炸的危险。
1950年11月8日上午,防空警报拉响,敌机来轰炸鸭绿江桥,电话所的小灰楼被震得剧烈颤动,工作房间的天棚墙皮被震得脱落,门窗玻璃四处飞溅,工作台摇摇晃晃。
王静彬带领着电话班的姐妹们冷静沉着地接转往来不断的电话。当听说鸭绿江大桥被炸起火,她安排好电话台的值班人员后,带领其他工友直奔江桥,和抢修队员一起冲进烟雾中灭火。大火扑灭了,王静彬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赞扬。
1951年,王静彬被授予“在敌机轰炸下坚持工作岗位模范”,荣立大功一次,并被选为全国铁路劳动模范,安东铁路电务段电话所被评为东北铁路系统模范电话所。
后来,王静彬被派往沈阳、北京等地学习,成为高级工程师。1988年在北京北方交通大学离休。
词条
“六三制”工作法
三快
快接
市内电话接线5秒,长途台接线7秒;
快送
市内电话送信号一次不超过2秒;
快撤线
市内市外电话撤线8秒,接转时间1分至4分。
三好
态度好,联系好,节约好。
三勤
勤学习,勤问,勤溜线。
三不
不闲谈,不错送电话,不接三股线。
三正确
记录正确,处理正确,应答正确。
三活
灵活运用回线,灵活操纵,灵活执行规程。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本站 http://www.broadvi.com/ 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