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roadvi.com/

煜星登录注册_T04-T05后盾:军需物资从辽宁源源不

  7月10日,在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三厂的家属楼内,记者采访了从该厂退休的王冠英。采访进行到最后,王冠英兴致勃勃地从家中柜子的深处翻出一个大袋子,他小心翼翼地从袋子里一件一件地拿出物品:印有“最可爱的人”字样的搪瓷缸、军用水壶、腰带、勺子、军帽、慰问手册……70年过去了,这些物品依然保存完好。对于王冠英来说,这些是他最珍贵的回忆,也是他永远难以忘怀的记忆。(图为记者采访王冠英)

  数量统计

  辽宁共有8个

  主要军工厂

  总产值

  到1952年

  达1.3亿元

  提示

  辽宁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最大的工业基地,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辽宁各地生产制造出各种前线急需的军用物资,从空军需要的航空燃油到挖筑坑道所用的特殊钢,从战斗机的油箱到枪炮弹药……这些物资很多都是第一次生产,后方各大工厂突破性地解决生产难题,供应战场前线所需,为赢得战争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军需物资从辽宁源源不断运送前线

  参与生产并赴前线给予技术支援

  抚顺人造石油厂生产的航空燃油,抚顺制钢厂研制生产的中空钢,抚顺机电厂生产的1.2万只喷气式战斗机的副油箱,抚顺矿务局机修厂生产的10万把军镐和军锹……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大批军需物资从抚顺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前线。

  当年,这些工厂是如何生产这些军需物资的?曾经参与生产的亲历者对当年是否有着清晰的记忆?记者前往抚顺进行采访。

  生产航空燃油需五道工序

  7月10日上午,顺着车载导航的指引,记者来到抚顺市望花区鞍山路与海城街的丁字路口,穿过一个桥洞,远远就看到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三厂的大门,厂区内生产设备高耸林立。

  抗美援朝期间,该厂叫抚顺人造石油厂,当年战争前线所需的航空燃油,就是从这里生产出来的。

  在距离厂区不远的一栋居民楼内,记者见到了从石油三厂退休的王冠英,他今年已经87岁。当年,王冠英作为技术工人直接参与了生产,并报名前往朝鲜前线,参与战勤技术支援。

  “1951年3月,我到厂里工作,是名技术工人。当时的工作是:抚顺露天矿的顶层有一层页岩,利用这层页岩资源,首先由抚顺石油一厂进行初加工,之后到石油三厂进行精加工,然后生产出航空燃油。”王冠英向记者介绍道。

  生产航空燃油一共需要五道工序:水煤气—变换—压缩—加氢—蒸馏,这样完成成品油的生产,可以装车运往前线。

  王冠英负责中间一道高压加氢的工序,他说:“我所在的车间是压缩车间,我开压缩机,通过1200马力的压缩机将氢气加到初加工过的油里,来提高油的品质和稳定性,生产航空燃油这道工序必不可少。”

  当年,为完成支援抗美援朝的物资生产,石油三厂的职工加班加点,昼夜奋战,结合爱国增产竞赛运动,积极投入到保证军需物资供应的战斗中。

  新中国第一个高压加氢工厂

  1951年,抚顺人造石油厂用精制的页岩1号轻柴油为原料,生产出前线急需的航空燃油,使该厂成为新中国第一个高压加氢工厂,年生产能力达1万吨。

  1952年8月,朝鲜前线急需技术人员,王冠英响应号召率先报了名。

  “报名后,下了夜班,我就回家睡觉了。后来,车间派人来找我,通知我下午两点到矿务局报到。当时三厂就我一个人被选派到前线,石油一厂去了三个人,我们一起去朝鲜前线做战勤技术支援。”王冠英说,他与另外几位技术人员被分配到第68军警工营工兵2连。

  王冠英向记者介绍:“在上甘岭战役之前,我方缴获了一批敌军的压缩机,这个机器是用来开山打坑道的。前方的技术工人很少,不太懂机器的原理,所以专门成立一个专业班负责操控这些机器。”

  王冠英和其他技术人员到了前线后,对机器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几天后,他们掌握了机器的原理,能正常使用了。

  技术人员利用缴获的带风镐的压缩机挖坑道,速度比之前靠人工挖快了10倍以上。

  王冠英等技术人员教会了志愿军战士如何使用这些机器。不仅他们所在的连队,别的连队遇到技术问题也会请他们去帮助解决。业余时间,他们还给连队的战士当义务教员,参与扫盲工作。

  直到1953年12月,王冠英与同去的技术人员才离开朝鲜,回到了抚顺。

  抚顺的中空钢用来挖坑道筑工事

  从抚顺石油三厂西行约三四千米后,便到达沙钢集团东北特钢抚顺公司。

  抗美援朝战争中,矿山、土建工程凿岩用的六角中空钢(钎钢)成为军用急需品。当时,抚顺制钢厂(今抚顺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中空钢在抗美援朝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志愿军挖坑道筑工事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在抚顺特钢厂区内,一个黄色外墙的厂房吸引了记者的目光。据该公司党群工作科科长王凯介绍,这个厂房就是为抗美援朝前线生产六角中空钢的车间所在地。厂房长百余米,上下共有两层高大的玻璃窗,走到厂房的入口处向内张望,内部的举架很高,棚顶架着钢梁,外面的火车轨道直通厂房内部。现在,这里是公司的仓库,现场工人正在搬运着货物。

  那时,抚顺制钢厂的工人在“一切为了祖国需要,一切为了抗美援朝”口号的鼓舞下,不计个人得失,日夜奋战,很短时间内就恢复和发展了特殊钢生产,为促进全国工业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据《抚钢史》记载,1950年12月,锻造分厂临时接到支援抗美援朝的紧急重大任务,要求在20天内完成。在正常情况下,这是根本完不成的,即使以创新纪录的效率标准计算,至少也得一个月。但最后,经过抚钢厂努力拼搏,只用了17天提前完成了,产品合格率达到98%,被东北工业部评为一级品。

  据1951年12月1日《抚顺日报》记载,为了支援抗美援朝,促进厂内生产创造新纪录,厂外制钢街的家属在工会发动下,也开展了挑战应战活动。家属保证:每日按时做饭,不影响工人上班,家中一切活不用工人来干。为了保证本居民组职工按时上夜班,制钢街北住宅18组轧钢车间孙佐卿的老伴孙大婶,主动为大家服务,每天夜里按时叫醒夜班工人上班,受到工人与家属的尊敬和夸奖。

  抗美援朝战争中急需的六角中空钢,在新中国成立前完全依赖进口。东北工业部把这一重要任务交给了抚顺制钢厂。抚顺制钢厂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成功地完成了从研制到批量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中空钢的试制成功,也是抚钢新中国成立后技术水平的第一次飞跃,是抚钢工人的骄傲,当时受到了东北工业部的嘉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本站 http://www.broadvi.com/ 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